国内第一次有关社交机器人的跨界碰撞:首届社交机器人论坛在北师大举办

文章正文
2019-05-03 19:48

2019年4月27日,在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的指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首届社交机器人论坛,在北师大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邀请了8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从社会科学和计算科学的角度,探讨社交机器人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探索构建更智能的社交机器人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方案。此外,还邀请了6位参会嘉宾参与话题讨论。

01开幕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和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SMP)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挺教授分别发表致辞,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对本次论坛给予较高期待。

刘挺教授

02 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围绕8个主题展开讨论,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张洪忠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黄民烈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伟男副教授主持会议。

黄民烈副教授

张伟男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院长首先发表演讲,题目为《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逻辑与操作范式》,从传播学逻辑与技术逻辑的交叉融合的起点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技术逻辑向传播学开拓了几个创新维度,并对其创新发展进行了价值评判。

喻国明教授

IEEE Fellow、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监李航教授发表了题为《自然语言对话:今后技术发展的机会在哪里?》的演讲。总结了自然语言对话技术的现状、成果、挑战,及实用技术,指出为用户创造价值对对话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并综述了近来涌现的对话技术的发展机会。最后,提出设计和开发对话系统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李航教授

京东人工智能业务部语音语义及对话实验室算法科学家吴友政,演讲题目为《自然语言与对话技术和实践》,他分享了近年来人机对话系统研究取得的进展,结合案例向参会者展示了智能机器人在客服、零售、医疗和市政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京东人工智能业务部语音语义及对话实验室算法科学家吴友政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计算组主管研究员段楠则从专业角度对预训练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回顾NLP和CV领域的代表性的预训练技术;然后,介绍了关于基于预训练的NLP和多模式学习的最新工作;最后,总结了当前预训练方法的主要挑战,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方向。题目为《基于训练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学习》。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计算组主管研究员段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洪忠教授认为当前的社交网络空间正在进入“人+社交机器人”的状态。介绍了政治机器人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分析了政治机器人的行为、目的和效果,并对其在传播学领域中的应用做了阐释。演讲题目为《社交虚拟空间中的政治机器人》。

张洪忠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车万翔教授发表了题为《任务型对话系统中的自然语言理解》的演讲。首先回顾了自然语言理解的历史及近期研究进展,然后分别介绍了在联合学习及小数据学习这两个关键问题上的研究工作,最后介绍了对话技术平台。

车万翔教授

阿里巴巴智能服务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陈海青发表了题为《阿里小蜜—智能人机交互的技术实践》的演讲。以阿里“小蜜”为例,以自然语言处理为技术基础,介绍了智能问答、智能对话等技术在智能服务领域的实践和应用。

阿里巴巴智能服务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陈海青

三角兽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卓然博士发表了题为《开放域非任务驱动的对话系统—技术与实践》的演讲。他认为开放域对话系统在对话式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发挥着情感陪伴、对话顺滑、话题引导等重要作用,已逐渐成为国内对话式交互设备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之一。并针对该系统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分享了三角兽自身的实践经验。

三角兽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卓然博士

03 panel圆桌会议

在嘉宾演讲结束之后,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黄民烈副教授主持,就社交机器人在研究方面本质的、基础的研究问题,不同学科之间如何展开有效对话和合作,以及如何构建人机和谐的社会等问题展开了讨论,7位演讲嘉宾参与了此次圆桌会议。

在圆桌讨论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秦兵教授对“社交机器人能否参与到人类活动中”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认为情感对于社交机器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素。

秦兵教授

最后,刘挺教授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性发言。他首先代表专委会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从“人机对话”与“社交机器人”的概念差别入手,对技术融合背景下产学结合、文理交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文章评论